蜜蜂简介

属(学名:Apis),膜翅目蜜蜂总科下一个属的统称,通称蜜蜂;是人类饲养,可生产蜂蜜、蜂蜡和授粉的蜂类,但部分物种中的种群还处于野生状态。一般认为,蜜蜂属下有6个种,而生物物种名录(COL)和整合分类学信息系统(ITIS)则认为其下有8个种。蜜蜂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身体表面覆盖着含有色素的几丁质外壳,头部有复眼1对和单眼3个,口器嚼吸式;胸部由前、中、后三节组成,各节分别附有一对足,中胸和后胸的背侧各有一对翅膀;腹部各节之间由膜相连,体表密布绒毛。

除南极洲外,蜜蜂几乎遍布全球,在野生状态下,各物种栖息的环境各不相同,如大蜜蜂的蜂巢通常附着在高大的树干下,黑大蜜蜂栖息在海拔1000~3500m的高原地区,小蜜蜂则栖息在海拔1900m以下、年平均气温为15~22℃的地区。蜜蜂的主要食物是蜂蜜和粉。该属物种均营社会性生活,蜂群由蜂王、工蜂和雄蜂组成,又称为三型蜂,三者形态各异、功能不同,各司其职,形成一个有机的社会性群体。

公元前7000年左右,人类已经开始从野生蜂群中采集蜂蜜,到了十六世纪,养蜂成为一项真正的事业。人工饲养的蜜蜂主要有东方蜜蜂和西方蜜蜂两种,为人类提供如蜂蜜、蜂王浆、蜂蜡等多种蜂产品,中国的养蜂数量和蜂产品产量多年稳居世界首位,2021年,中国的蜂蜜产量为45万吨,蜂产品的总产值突破了300亿元。

梅尧臣·关于蜜蜂的诗句(共1句)

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
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