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趣简介

妙趣,汉语词语,拼音miào qù,注音ㄇㄧㄠˋㄑㄩˋ,指精微的旨趣或美妙的情趣。该词最早见于汉代刘向《列仙传·关令尹赞》“俱济流沙,同归妙趣”。近义词为"奇趣"。

其释义包含两个层面:一指思想或艺术中深邃的意蕴;二指自然人文中的美感体验。该词自汉代起源后,应用领域逐步扩展:刘向用于仙道叙事,南朝梁沈约《七贤论》载"寰中妙趣,固冥然不睹矣";清代钮琇《觚賸》称"妙趣纷披";现代蒋光慈《鸭绿江上》赞"欣赏自然妙趣的所在"。秦牧通过"妙趣横生"诠释譬喻手法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现代语言实践中,"妙趣横生"成为描述语言趣味表达的典型成语。

吴与弼·妙趣的诗句(共1句)

吴与弼(1391—1469)江西崇仁人,初名梦祥,字子傅,吴溥子。十九岁即决心专治程朱理学,不应科举。天顺元年以石亨荐,授左谕德,固辞不拜。所著《日录》,悉言生平所得。胡居仁、陈献章、娄谅等均其弟子。学者称康斋先生,有《康斋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