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趣简介

妙趣,汉语词语,拼音miào qù,注音ㄇㄧㄠˋㄑㄩˋ,指精微的旨趣或美妙的情趣。该词最早见于汉代刘向《列仙传·关令尹赞》“俱济流沙,同归妙趣”。近义词为"奇趣"。

其释义包含两个层面:一指思想或艺术中深邃的意蕴;二指自然人文中的美感体验。该词自汉代起源后,应用领域逐步扩展:刘向用于仙道叙事,南朝梁沈约《七贤论》载"寰中妙趣,固冥然不睹矣";清代钮琇《觚賸》称"妙趣纷披";现代蒋光慈《鸭绿江上》赞"欣赏自然妙趣的所在"。秦牧通过"妙趣横生"诠释譬喻手法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现代语言实践中,"妙趣横生"成为描述语言趣味表达的典型成语。

李昭玘·妙趣的诗句(共1句)

李昭玘(?~一一二六),字成季,济州钜野(今东巨野)人。神宗元丰二年(一○七九)进士,任徐州教授。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自秘书省正字除校书郎。通判潞州,入为秘书丞、开封府推官。出提点永兴、京西、京东路刑狱。徽宗立,召为右司员外郎,迁太常少卿,出知沧州。崇宁初,入党籍,居闲十五年,自号乐静先生。钦宗靖康元年,以起居舍人召,未赴而卒。有《乐静集》三十卷传世,其中四卷,而今存各本均缺第二卷。《宋史》卷三四七有传。 李昭玘诗,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陆心源藏抄本。新辑集外诗,补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