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简介

梦想:通常指的是个人内心深处的、强烈的愿望或目标,它是一种超越现实、富有想象力的愿景。梦想具有指导性、激励性、长期性、前瞻性、个人化、情感化、理想化、更为宏观和抽象化等特征。梦想往往与个人的兴趣、热情和期望紧密相关,它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潜能,推动人们超越现状,探索新的可能,不断地在生活的各个阶段寻找和实现自我价值,因此,梦想也是人们追求更好生活的原动力。

高攀龙·梦想的诗句(共1句)

高攀龙的诗词曲代表作

高攀龙(1562年-1626年),字存之,又字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
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万历二十年(1592年)被任命为行人司行人。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高攀龙上疏参劾首辅王锡爵,被贬广东揭阳典史。
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高攀龙辞官归家,与顾宪成兄弟复建东林书院,在家讲学二十余年。天启元年(1621年),高攀龙重获起用,被任命为光禄寺丞。历任太常少卿、大理寺右少卿、太仆卿、刑部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等职。
天启六年(1626年),崔呈秀假造浙江税监李实奏本,诬告高攀龙等人贪污,魏忠贤借机搜捕东林党人。该年三,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
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