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简介

"猛虎"作为汉语词汇,本义指凶猛的虎类动物。唐代因太祖讳"虎"而改称"猛兽"或"猛武",演变出特定历史语义。该词在成语体系中应用广泛,如"猛虎下"形容来势凶猛,"猛虎插翅"比喻强者增添优势。其比喻义既可指代勇猛果敢之人,亦可形容凶残自私之辈。在汉语词汇发展过程中,形成与"虎"相关的成语超百余个,构建起丰富的语义网络。

方逢辰·猛虎的诗句(共1句)

方逢辰(1221—1291)宋严州淳安人,初名梦魁,字君锡,一作圣锡。方镕子。理宗淳祐十年进士第一。累官兵部侍郎,国史修撰。时宰相郑清之、贾似道擅权,逢辰力诋其非,称疾归。除吏、礼二部尚书,俱不拜。宋亡后,隐居蛟峰,授徒讲学,学者称“蛟峰先生”。元朝召之,坚辞不赴。尊崇朱熹,阐释孟子和程朱学派道德论。有《孝经解》、《易外传》、《尚书释传》、《学庸注释》、《蛟峰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