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简介

漫漫(màn màn)是汉语词汇,形容时间长久或空间广远的样态。其基本释义涵盖“时间或地方长远而无边无际的样子”,如“长路漫漫”“漫漫长”等用法。

该词兼具时空描述的双重功能:既用于自然景象的广延(如“烟漠漠水漫漫”),也刻时间的绵延感(如“长夜漫漫何时旦”)。部分语境中引申为群体众多、社会混沌等抽象含义,如“漫漫群生”“县官漫漫”。其延伸义项还包括“任意妄为”的非常用文学表达。

最早见于战国文献《管子·四时》,汉代《后汉书》将其确立为长夜意象的文学符号。魏晋至唐宋时期,曹丕潘岳范成大人拓展其时空意蕴,如“夜漫漫以悠悠”强化时间流逝,“归海流漫漫”突显空间延展。清代蒋士铨《桂林霜》与近现代曹禺《北京人》等作品仍沿用该词。

赵蕃·漫漫的诗句(共1句)

赵蕃的诗词曲代表作

赵蕃(诗人,学者)(一一四三~一二一九),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生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卒于理宗绍定二年,年八十七岁。早岁从刘清之学,以曾祖旸致仕恩补州文学,调浮梁尉、连江主簿,皆不赴。为太和主簿,调辰州司理参军,因与知州争狱罢。时清之知衡州,求为监安仁赡军库以卒业,至衡而清之罢,遂从之归。后奉祠家居三十三年。年五十犹问学于朱熹。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同年卒,年八十七。谥文节。蕃诗宗黄庭坚,与韩淲(涧泉)有二泉先生之称。著作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水乐大典》辑为《乾道稿》二卷、《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其中诗四卷)。事见《漫塘文集》卷三二,《章泉赵先生墓表》,《宋史》卷四四五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