鸬鹚简介

普通鸬鹚是属于鲣鸟目鸬鹚科鸬鹚属鸟类,又名水老鸦、鹰、乌鬼、黑鱼郎等。体长720—900毫米,雌雄同型。通体黑色,有绿褐色金属光泽;喙厚重,喙基和喉囊橙黄色,脸颊及喉白色;夏羽颈及头饰具白色丝状羽,冬羽则消失,两胁具白色斑块;亚成鸟深褐色,下体污白。

普通鸬鹚分布在北美洲、欧洲、俄罗斯、非洲西北部及南部、中东、亚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在中国繁殖于各地的适宜环境,大群聚集青海湖。栖息于面积较大且开阔的江河、湖泊和水库中。通常成小群活动,多时数量可达上百只。主要以鱼类和甲壳类为食。捕鱼后常在水域附近开阔处或树枝上晾晒羽毛。繁殖期4—6,每窝产卵3—5枚,卵为淡蓝色或淡绿色,雌雄亲鸟轮流孵卵,孵化期28—30天。经过亲鸟约60天的喂养,幼鸟才能飞翔和离巢,3年左右性成熟。

普通鸬鹚在中国南方是较常见的,长期以来就被人民群众驯养用来捕鱼。由于长期大量捕捉和环境破坏,野生种群数量已变得很稀少。普通鸬鹚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是中国河北省重点保护鸟类。

林景熙·鸬鹚的诗句(共1句)

林景熙的诗词曲代表作

林景熙(1242年—1310年),字德暘,一作德阳,号霁。温州平阳(今属浙江)人。南宋末期著名爱国诗人。咸淳七年(1271年),由上舍生释褐成进士,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县城白石巷。林景熙等曾冒死捡拾帝骨葬于兰亭附近。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因而名重一时,学者称“霁山先生”。卒葬家乡青芝山。
林景熙作为雄踞我国宋元之际坛数十年的爱国诗人,其创作成就和艺术造诣,历来受到极高的评价。他的诗文格幽婉,沉郁悲凉又不失雄放,他是温州二千年历史中成就最高的诗人。一生中共留下诗文16卷。其中诗歌《白石樵唱》6卷;散文《白石稿》10卷,后人编为《霁山集》。历代文史学家称其为“屈子《离骚》、杜陵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