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简介

流传(拼音:liú chuán)是汉语词汇,定义为信息或事物在时空维度上的传递过程,既包含纵向的代际传承(如文献典籍的历时性保存),也涵盖横向的社会传播(如当代事件的广泛扩散)。该词最早可见于《墨子·非命中》"声闻不废,流传至今",宋元至明清典籍中用例渐丰,形成涵盖文化传播、技艺传承、信息扩散等多重语义场。与近义词"留传"存在核心差异:前者侧重自然传播且对象多为抽象文化元素,后者强调主观传递且多指实物传承。

李复·流传的诗句(共1句)

李复,字履中,长安人。被称为潏水先生,负奇气,喜言兵,于书无不读。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进士。五年(1082年),摄夏阳令。宋哲宗元祐、绍圣年间历知潞、亳、夔等州。元符二年(1099年),以朝散郎管勾熙河路经略安抚司机宜文字。宋徽宗崇宁初,迁直秘阁、熙河转运使。三年(1104年)知郑、陈二州。四年(1105年),改知冀州;秋,除河东转运副使。靖康之难死于金寇。撰有《潏水集》四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十六卷,其中八卷。事见《潏水集》附录宋钱端礼撰《书潏水集后》及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一四,《宋元学案》卷三一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