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简介

流传(拼音:liú chuán)是汉语词汇,定义为信息或事物在时空维度上的传递过程,既包含纵向的代际传承(如文献典籍的历时性保存),也涵盖横向的社会传播(如当代事件的广泛扩散)。该词最早可见于《墨子·非命中》"声闻不废,流传至今",宋元至明清典籍中用例渐丰,形成涵盖文化传播、技艺传承、信息扩散等多重语义场。与近义词"留传"存在核心差异:前者侧重自然传播且对象多为抽象文化元素,后者强调主观传递且多指实物传承。

方回·流传的诗句(共1句)

方回(1227~1305),元朝著名人、诗论家。江西诗派殿军(中国文学史·第三卷·第六编·元代文学)。字万里,别号虚谷。徽州歙县(今属安徽)人。宋景定进士,知严州。降元,授建德路总管。后罢官,往来杭歙间。晚年在杭州以卖文为生。南宋理宗时登第,初以《梅花百咏》向权臣贾似道献媚,后见似道势败,又上似道十可斩之疏,得任严州(今属浙江)知府。元兵将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论,及元兵至,又望迎降,得任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即徜徉于杭州、歙县一带,以至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