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恨简介

"离恨"作为汉语词汇,特指因离别而引发的愁苦情感,其语义可追溯至唐代诗词创作。杜甫在《晦日寻崔戢李封》中以"离恨兼相仍"展现离别情感的延续性,李煜清平乐》则通过"离恨恰如春草"的比喻拓展了该意象的文学表现维度。该词汇在元代戏曲中进一步演化,如马致远《汉宫秋》用"载离恨的毡车"呈现游牧文化语境下的离愁书写。现代民俗禁忌中,"送巾离恨"的表述印证了该词汇在民间语言实践中的延续。

卢挚·离恨的诗句(共1句)

卢挚的诗词曲代表作
卢挚(1242-1314),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至元5年(1268)进士,任过廉访使、翰林学士。文与刘因姚燧齐名,世称“刘卢”、“姚卢”。与白朴致远、珠帘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仅存小令。著有《疏斋集》(已佚)《文心选诀》《文章宗旨》,传世散曲一百二十首。有的写林逸趣,有的写诗生活,而较多的是“怀古”,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今人有《卢书斋集辑存》,《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