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纠简介

纷纠(拼音:fēn jiū)是汉语中的中性词汇,其繁体字形为“紛糾”。该词语具有双重核心语义:一是指人类社会中存在的矛盾冲突状态,包含纠纷、纷扰、祸乱等抽象概念;二用于描述事物形态的交错混杂特征,强调物理层面的复杂无序性。其语义范畴延伸出“民事纠纷”“解纷”等关联词语,在古代典籍如《史记》中已有用例。

陈子昂·纷纠的诗句(共1句)

陈子昂的诗词曲代表作
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忧愤而死。其存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其诗骨峥嵘,寓意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