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璘·荆楚的诗句(共1句)

荆楚简介

荆楚,是指古域包括现今湖北全域及其周围,现指湖北省。

荆楚部族兴起于楚,也称荆楚。楚人由三苗部落发展而来,禹征三苗平定三苗叛乱之后,其遗裔在夏商时期发展成为楚蛮部落,西周周成王分封的楚国兴起后,楚蛮尽为楚国所并,地为楚地,人为楚人。“三苗之国,左洞庭而右彭蠡。”(此言最早出自《战国策》)指长江以南,幕阜脉以南的洞庭湖和鄱阳湖之间的丘陵地带,而且战国策并非正史,正史之中并没有三苗国具体方位。

距今4000年左右的肖家屋脊文化时期,长江中游与中原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了“融入华夏”的进程,这一进程恰可与“禹征三苗”传说相印证。位于武汉黄陂的盘龙城遗址,发现大规模城址及宫殿区、作坊区、居民区、墓葬区等,是商王朝在南方的中心。灭商以后,周王朝通过分邦建国,确立了对湖北地区的统治。湖北地区经考古确认的诸侯国,有楚、曾(随)、鄂、邓、“长子”国等。实际上从考古上说,早期楚人源自南襄盆地南部的辽瓦店子遗址,该遗址在商代属于典型早商文化的一支,发源于汉江流域,远在长江以北。

顾璘的诗词曲代表作

顾璘(1476~1545)明代官员、文学家。字华玉,号东桥居士,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寓居上元(今江苏省南京市),有知人鉴。弘治间进士,授广平知县,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少有才名,以著称于时,与其同里陈沂、王韦号称“金陵三俊”,后宝应朱应登起,时称“四大家”。著有《浮湘集》、《山中集》、《息园诗文稿》等。其曾评注杨士弘《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