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简介

甲子是中国传统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组合,由天干中的“甲”和地支中的“子”相配而成。它是干支纪年、纪、纪日、纪时的起点,也是六十甲子循环的开始。甲子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1个。前一个是癸亥,后一个是乙丑。论阴阳五行,天干之甲属阳之木,地支之子属阳之水,是水生木相生。纳音五行海中金。

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配合,就叫甲子,是以天干一干甲、地支一支子命名的,故《素问·六微旨大论》:“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曰岁立,谨候其时,气可与期。”天干往复轮周六次,地支往复轮周五次而构成六十年一个周期。前三十年包括七百二十节气,是为一纪,后三十年亦有七百二十节气,凡一千四百四十节气,共计六十年。甲子中的天干主五运的盛衰,甲子中的地支司六气的变化,故讲五运六气,就不能离开天干地支所组成的六十年甲子。古代命理书中有关于六十甲子纳音五行的理论,其在《推背图》中的用处:用来对六十象图进行排序;为理解各象图历史提供形象参考;以六十甲子对应六十象,以人生循环对应人类循环。

殷商时期就开始用天干、地支相配合记录时间,天干之首为甲、地支之首为子。干支相配,则为甲子,由此开始按甲子、乙丑、丙寅……顺序排列下去,到亥则为60,此为甲子一周,故称为60环(还)甲子,亦有称里子。《素问·天元纪大论》:“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周天气者,六期为一备。终地气者,五岁为一周……五六相合后,七百二十气为一纪……凡六十岁而为一周。”

朱元璋·甲子的诗句(共1句)

朱元璋的诗词曲代表作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明朝开国皇帝。
朱元璋幼时贫穷,曾为地主放牛。1344年入皇觉寺,25岁时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元朝,1356年被部下诸将奉为吴国公。同年,攻占集庆路,将其改为应天府。1367年命徐达、常遇春以“驱逐胡虏,恢复中华”为号召,北伐中原,结束蒙元在中国的统治,丢失四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也被收回。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后先平定西南、西北、东北等地,最终统一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