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断简介

魂断(拼音:hún duàn,注音:ㄏㄨㄣˊㄉㄨㄢˋ),汉语词语,原指极度悲伤或激动至心神恍惚的状态,后引申为死亡的婉称。该词通过文学意象承载情感表达。

词语内涵包含两层含义:一指情感层面的极致哀恸;二指生命终结的隐喻。两种释义均依托文学作品实现情境构建。

该词在近代苏曼殊《断鸿零雁记》中体现为修辞实践。历代创作者通过诗词、小说等文体延续其语境表达。

顾敻·魂断的诗句(共1句)

顾敻的诗词曲代表作

顾敻(xiòng)(约公元九二八年前后在世)五代词人。字、里、生卒年均无考,约后唐明宗天成中前后在世前蜀王建通正时,(公元九一六年)以小臣给事内庭。有见秃鹫翔摩诃池上,作刺之,几遭不测之祸,擢茂州刺史。后蜀建国,敻又事孟知祥,累官至太尉。性好诙谐,仕前蜀时,见武官多拳勇之夫,遂作武举谍以讥刺他们,一时传笑。敻工词,作间似温庭筠,今存五十五首(见间集及唐五代词),全部写男女艳情。其词绮丽却不浮靡、意象清新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