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莺简介

黑枕黄鹂又称黄莺、黄鹂、金衣公子等,是雀形目黄鹂科黄鹂属鸣禽。体长23~27厘米,嘴略下弯,粉色;雄鸟整体主要呈鲜明的黄色,黑色过眼纹在额和枕后相连,且在枕后较粗,形成一围绕头顶的黑色宽带;飞羽黑色,具黄色羽缘,三级飞羽上的黄色较多;尾羽黑色,除中央尾羽外,皆具黄色端斑,脚灰黑色;雌鸟似雄鸟而羽色较暗淡,背面较偏绿色;幼鸟似雌鸟而羽色更偏绿色,下体色浅且具黑色纵纹,嘴上较多黑褐色。自额基、眼先、过眼而至枕部,连成一条宽阔的黑纹,故名黑枕黄鹂。

黑枕黄鹂分布在中国东部,南和海南岛全年可见。主要栖息于低至平原地带的阔叶林、混交林等具阔叶树种的林地,偏爱山林和距离水域较近的林地。一般单独或成对活动于树冠层,鸣声响亮而多变,也会有模仿其他鸟叫声的较复杂的鸣唱。主要食物为昆虫。繁殖期5~7,营巢于树上,巢呈吊篮状,编织于水平树枝的末端枝杈处。

黑枕黄鹂是天生的歌唱家,其鸣 啭如行流水,清脆悠扬,宛如西洋乐器中的黑管,音调美妙多变,又被誉为“林中黑管手”,黑枕黄鹂具有保护价值,被列入中国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黑枕黄鹏主要以昆虫为食,对农林业生产有益,在植物保护中意义很大。

花蕊夫人·黄莺的诗句(共1句)

花蕊夫人的诗词曲代表作

在五代十国时期,有几位被称作蕊夫人的女性,她们不仅容貌美丽,而且能善赋,多才多艺。有关她们的事迹,多散见于五代至两宋的各种史籍之中,因其所处时代相同,且又均被称为蕊夫人,她们的身份、事迹至今仍有许多疑谜。
五代十国间,被称为花蕊夫人者,一共有三人。其一为前蜀主王建淑妃徐氏(约883~926),成都人,宫中号为花蕊夫人,因其姐也为王建妃,故亦称小徐妃,姐妹皆受宠幸。其姐子王衍(世称后主)登基后封其为翊圣皇太妃。花蕊夫人与其姐交结幸臣,纳贿干政,导引后主荒戏失政,后与王衍皆被后唐庄宗所杀。
其二为后蜀主孟昶的妃子,也姓徐(一说姓费),封为慧妃,青城(今四川灌县)人,貌美如花蕊故称为“花蕊夫人”。孟昶降宋后,她可能被虏入宋宫,为宋太祖所宠。
其三是在清代学者赵翼《陔余丛考》中出现的,说这位花蕊夫人是南唐后主李煜的宫人,闽人之女,雅好赋诗。她于南唐亡后,被俘入宋宫,后为晋王所杀。人称“小花蕊”。
世传《花蕊夫人宫词》100多篇,其中确实可靠者90多首,诗一卷(《全唐诗》下卷第七百九十八)归属于孟昶妃,但词中有“法元寺里中元节,又是管家降诞辰”语,中元节为旧历七月十五日,正是王衍生日,而孟昶则生于十一月十四日,可知当出自王建淑妃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