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鹂简介

黄鹂属(学名:Oriolus):是雀形目、黄鹂科的1属。共有32种。中型鸣禽。喙长而粗壮,约等于头长,先端稍下曲,上喙端有缺刻;鼻孔裸露,盖以薄膜;翅尖长;尾短圆,跗跖短而弱。体羽鲜丽,多为黄、红、黑等色的组合,雌鸟与幼鸟多具条纹。模式种为金黄鹂。

主要生活在温暖地区的阔叶林中。黄鹂属大部分是留鸟,也有一部分迁徙,多单独或成对活动,冬季会集小群。树栖性。鸣声洪亮悦耳。胆小,一般不显露于树顶或其他林木的外面,但能听到它响亮、优美、悦耳的鸣声判断出它的所在,喜欢在林地、园等处觅食。主要以昆虫、植物的种子和果实等为食。黄鹂属在春天进行繁育,繁殖期间,雄鸟和雌鸟会共同在水平枝杈间以树皮、麻类纤维、草茎等在水平枝杈间编成吊篮状悬巢,产卵3-5枚,主要由雌鸟孵化,孵化期13-15天。分布于欧、亚非、澳洲的温带和热带地区。中国有1属6种。常见如黑枕黄鹂,俗称黄莺,在中国为夏候鸟。

释宝昙·黄鹂的诗句(共1句)

释宝昙(一一二九~一一九七),字少,俗姓许,嘉定龙游(今四川乐)人。幼习章句业,已而弃家从一时经论老师游。后出蜀,从大慧于径山、育王,又从东林卐庵、蒋山应庵,遂出世,住四明仗锡山。归蜀葬亲,住无为寺。复至四明,为史浩深敬,筑橘洲使居,因自号橘洲老人。宁宗庆元三年示寂,年六十九(本集卷一○《龛铭》)。昙为苏轼黄庭坚,有《橘洲文集》十卷。《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宝昙诗,以日本东山天皇元禄十一年戊寅织田重兵卫仿宋刻本(藏日本内阁文库)为底本。集外诗附于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