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简介

黄昏在汉语中特指日落至天色未全黑的过渡时段,对应古代十二时辰的戌时(19-21时)。作为双音节名词,其核心含义包含两个层面:一为时间范畴(如《孔雀东南飞》"奄奄黄昏后"所述婚俗时刻),二为光色描述(林逋"暗香浮动黄昏"的光影意境)。该词具有近义词"傍晚、薄暮"和反义词"清晨、黎明"的语义关联,在文学创作中既承载"人约黄昏后"的浪漫意象,也寄托"只是近黄昏"的怅惘情怀。现代地理学研究表明,中国不同地区的黄昏时长存在显著差异,新疆地区可达2小时以上。

朱淑真·黄昏的诗句(共2句)

朱淑真的诗词曲代表作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南宋著名女词人,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一说海宁(今属浙江)人,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 生于仕宦之家。丈夫是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和睦,最终因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集》、《断肠词》传世,是劫后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