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简介

开,汉语词语,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寄李儋元锡》中的句“去年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该词在诗中通过“花开”与“花里逢君”的时间对照,形成自然意象与语言结构的双重呼应,成为标记时间流转的文学表达载体。

该词语在文学语境中常作为季节更替的象征,其核心语义包含植物花朵的自然绽放过程。唐代以后,“花”字完全取代古字“华”的植物开花本义,仅在“春华秋实”等成语中保留古义。

“华”字原指木本植物开花,《诗经》中已有“灼灼其华”的用法。六朝时期出现俗字“花”,北魏太武帝曾为其创制新字,至唐代完成字义更替。诗句“世事茫茫难自料”进一步扩展了该词的语境层次。

褚亮·花开的诗句(共1句)

褚亮的诗词曲代表作

褚亮,字希明,杭州钱塘人,祖籍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州),唐初十八学士之一。曾祖湮,梁御史中丞;祖蒙,太子中舍人;父玠,陈秘书监,并着名前史。其先自阳翟徙居焉。 亮幼聪敏好学,善属文。博览无所不至,经目必记于心。喜游名贤,尤善谈论。年十八,诣陈仆射徐陵,陵与商榷文章,深异之。陈后主闻而召见,使赋诗,江总及诸辞人在坐,莫不推善。祯明初,为尚书殿中侍郎。陈亡,入隋为东宫学士。大业中,授太常博士。隋炀帝嫉其才,诬赖他与杨玄感有牵连,贬为西海郡司户。 大业十三年(617年),金城校尉薛举称王,任褚亮为黄门侍郎。大业十四年,秦王李世民灭薛举之子薛仁杲,以褚亮为铠曹参军。 后入秦王府文学馆,任文学馆学士,史载“凡分三番逆宿于阁下,悉给珍膳。每暇日,访以政事,讨论故籍,榷略前载,无常礼之间”,“太宗每有征伐亮常侍从,军中宴筵,必预欢赏,从容讽议,多所俾益”。贞观元年(627年),与杜如晦等十八人授弘文馆学士,被封为阳翟县男,褚亮支持唐太宗拓疆政策,命子褚遂良从军,出兵突厥。累迁至通直散骑常侍,十六年,进爵为阳翟县侯。后致仕归家。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卒,年八十八。谥号曰康,赠太常卿,陪葬昭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