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毛本指鸿雁的羽毛,在汉语中具有"极轻、微不足道"的比喻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以"轻于鸿毛"形容生命的无谓消逝,确立其核心语义,该表述后被提炼为"轻如鸿毛""轻若鸿毛"等成语。古代典籍如《海内十洲记》记载"鸿毛不浮"的弱水传说,印证该词在早期文献中的使用。法语等外语译注印证其跨文化释义的稳定性。
独孤及(725~777年),字至之,河南洛阳人。唐朝大臣、散文家。天宝十三年,举高第,补华阴县尉。唐代宗召为左拾遗,改太常博士。迁礼部员外郎,历濠、舒二州刺史,以治课加检校司封郎中,赐金紫。徙常州刺史,谥号为宪。著有《毘陵集》三十卷。
关注微信公众号后,回复任何感兴趣的古典关键字可立即获得相关信息~
关注公众号,发送消息查询诗词精选诗词每日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