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涝简介

旱涝是汉语中表示自然灾害的复合词,由旱灾(长期无)与涝灾(雨水过多)组合而成。其词源可追溯至明代文献,如海瑞《兴革条例·工属》记载水利官员需督管塘壒以防旱涝。现当代应用扩展至泛指自然灾害,如曹聚仁《徐州话》描述黄泛区旱涝灾情。现代汉语中,旱涝常与农业防灾措施关联,如“旱涝保收”指水利设施完善可抵御灾害保障收成,1958年《人民日报》提出“旱涝保丰收”反映农田水利建设成效。

释印肃·旱涝的诗句(共1句)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发,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为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