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简介

"汉宫"作为汉语词汇具有双重含义:其一指代汉朝时期的宫殿建筑实体,如长安未央宫、长乐宫等;其二在文学语境中常被借喻为其他历史朝代的宫廷场景,如唐代诗人李商隐通过《汉宫词》暗讽本朝帝王求仙之事。该词汇在南朝陈后主《昭君怨》、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等作中均体现其象征性用法,明代仇英《汉宫春晓图》则以艺术形式具象化呈现汉代宫廷生活。其衍生组合词"汉宫秋""汉宫妃"等进一步拓展了文化内涵。

于慎行·汉宫的诗句(共1句)

于慎行的诗词曲代表作

于慎行(1545~1607),明代文学家、诗人。字可远,又字无垢。东阿县东阿镇(今属平阴)人。明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万历元年(1573年)《穆宗实录》成,进修撰,充日讲官。后升礼部右侍郎、左侍郎,转改吏部,掌詹事府,又升礼部尚书。万历三十三(1605年)年诏为詹事未上任,后朝中推出7位阁臣,首为于慎行,诏加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归家,后卧病不起,起草遗疏,请皇帝“亲大臣,禄遗逸,补言官”。数日病死,年62岁,赠太子太保,谥文定。
于慎行著有《谷笔麈》(18卷)、《谷城山馆文集》(42卷)、《谷城山馆诗集》(20卷)、《读史漫录》(10卷);编纂《兖州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