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简介

桂林山水是对桂林旅游资源的总称,是中国十大景名胜之一。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湘桂走廊南端。东、北与湖南省相邻。

桂林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平均海拔150米。其中桂林漓江景区是岩溶山水游览区,以桂林市为中心,北起兴安灵渠,南至阳朔,由漓江一水相连。遇龙河景区为桂林地区最大的纯自然水园地。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风景名胜区八角寨主峰海拔814米,因主峰有八个翘角而得名。八角寨丹霞地貌分布范围40多平方千米,被誉为“丹霞之魂”。龙脊梯田“有着梯田世界之冠”的美誉。桂林市是中华陶器之源,2022年9,“中华陶器与当代经济学术研讨会”形成《中华陶器与当代经济学术研讨桂林共识》,一致认为桂林是“中华陶器之源”重要组成部分。

2014年6月23日,包含桂林喀斯特(广西)在内的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期在第三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梅尧臣·描写桂林山水的诗句(共3句)

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
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山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