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简介

公子,中国古代一种对别人的称谓。敬辞,多用于男性。

1.先秦称诸侯的儿子为公子,女儿亦称女公子。汉至唐,公卿之子谓公子.

仪礼·丧服》:“诸侯之子称公子。”

·周南·麟之趾》:“麟之趾,振振公子。”

公羊传·庄公元年》:“群公子之舍则以卑矣。”何休注:“谓女公子也。”

2.到北宋,公子的称谓平民化.豪门士族的年轻男子,或其人稍有学识,皆可被称为公子.这一变化反映了社会地位和学识的重要性,使得这一称呼不再局限于贵族,而是扩展到了更广泛的社会阶层。

3.用于称呼豪门世家的子弟(称呼别人女儿亦可为女公子),已不常用。

章甫·公子的诗句(共1句)

章甫(约公元1185年前后在世)字冠之,自号转庵、易足居士、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县)人,徙居真州(治所在今江苏仪征)。
甫家虽在饶州鄱阳,而以诗游诸士大夫之间,常年客居两淮京口一带,先寓居江苏仪征,后流落湖北一带谋生。早年曾应科举,后以诗游士大夫间,与韩元吉陆游、吕祖谦等多有唱和。
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淳熙中前后在世。其与韩元吉和韩的女婿吕祖谦和陆游皆平辈论交,年纪应小于韩大于吕而和陆游接近,其生年约在1125-1130之间。韩元吉曾为章甫作《易足堂记》,落款“淳熙十一年”,是其卒年应在1185之后。少从张孝祥学,为诗推崇江西,创作态度认真严谨,着意研炼琢磨,好“怪奇”和“活法”,少数佳作间有唐人气象,流蕴藉又造语生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