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老简介

"父老"作为汉语词语具有双重含义:一是指古代乡里中管理公共事务的年长者,多由德高望重的老人担任;二是对家乡长辈或老年人的尊称。该词最早见于《公羊传·宣公十五年》等先秦典籍,在《史记·项羽本纪》"无颜见江东父老"典故中成为经典文学意象。其现代汉语用法保留在"父老兄弟""家乡父老"等固定搭配中,常表达对故乡长者的敬重之情。

王炎·父老的诗句(共3句)

王炎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炎(1137——1218)字晦叔,一字晦仲,号双溪,婺源(今属江西)人。年十五学为文,乾道五年进士,调明州司法参军,丁母忧,再调鄂州崇阳簿,江陵帅张栻檄入幕府,议论相得。秩满,授潭州教授,以荐知临湘县。通判临江军,召除太学博士,庆元三年,迁秘书郎。四年,除著作佐郎,兼实录院检讨官。五年,迁著作郎兼考功郎,兼礼部员外郎。六年,除军器少监,迁军器监,主管武夷山冲佑观。起知饶州,改湖州,不畏豪强,有“为天子臣,正天子法”之语,人多传诵。然终以谤罢,再奉祠。所居有双溪,筑亭寄兴,以白乐天自比。嘉定十一年卒,年八十二。生平与朱熹交厚,往还之作颇多,又与张栻讲论,故其学为后人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