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简介

凤鸣(拼音:fèng míng,注音:ㄈㄥˋ ㄇㄧㄥˊ),汉语词语,原指凤凰鸣叫,后常用于比喻优美的音乐声或夫妻感情融洽。该词具有双重含义:一为凤凰鸣唱,形容声音婉转如乐声;二为凤凰和鸣,象征婚姻和谐美满。其意象可追溯至《诗经·大雅·卷阿》中“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此处描述岐凤鸣被视作周室兴起的吉兆。另据《列仙传·萧史》记载,秦穆公时萧史善吹箫,曾教妻子弄玉仿效凤鸣,经数年练习后箫声宛如凤凰之声。“凤鸣岐山”典故源自周文王时期,凤凰栖于岐山鸣叫,古人认为此现象昭示周朝德政兴盛,该典故成为后世文学创作及地域文化命名的重要题材。

戴复古·凤鸣的诗句(共1句)

戴复古的诗词曲代表作
戴复古(1167年-1248年后),南宋著名江湖派诗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 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影响,兼具江西诗派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