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莘·翻身的诗句(共1句)

翻身简介

翻身,汉语词语,拼音为fān shēn,原指转动身体的行动,后衍生出比喻摆脱压迫、改变困境等抽象含义,亦用于描述转身或经济周转等场景。

其内涵可分为三层:作为具体动作指人体姿势翻转,见于《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古典名著;抽象层面多比喻社会群体解放或扭转逆境,如“翻身户”“翻身仗”等用法;另有方言延伸义,如转身或经济资本轮转。明清小说延续动作描写,近代则强化其社会变革象征意义。

词源最早见于唐代杜甫哀江头》,宋元时期语义扩展至纵身动作与社会困境隐喻,杨显之杂剧首现比喻用法。明清文学沿袭具象描写,朱德、亚子等近现代使用者赋予其社会解放内涵,形成现代通用语义。

汪莘(1155~1227)南宋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
作品有《方壶存稿》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