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简介

东海(拼音:dōng hǎi)是汉语词汇,兼具地理实体与文学意象双重含义。狭义指亚洲东部边缘海,北接黄海,西邻中国大陆,南至南海,现代地理范围涵盖长江口至台湾海峡以东海域;广义泛指东方大海,常见于文学表述。

地理概念随历史变迁:先秦多指今黄海,秦汉后扩展至黄海与东海区域,明代始与现代范围基本一致。文学意象中,其象征意义显著,如《荀子》以“东海之乐”喻境界开阔,杜甫“欲倾东海洗乾坤”显宏大寓意,明清小说及“福如东海”等成语亦将其作为意象载体。

词源起于先秦文献,《左传》最早以“表东海”称颂齐国疆域。汉代衍生出滨海地区代称、郡名等含义,秦置东海郡治所历经变迁,辖境覆盖今东、江苏部分地区。南宋后因黄河改道泥沙沉积,黄海名称逐渐独立。

虞集·东海的诗句(共1句)

虞集的诗词曲代表作

虞集(1272年321日—1348年6月20日),字伯生,号道园,世称邵庵先生。祖籍成都仁寿(今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元代著名学者、人,南宋左丞相虞允文五世孙。
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历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卒赠江西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护军、仁寿郡公,谥号“文靖”。曾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
虞集素负文名,与揭傒斯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诗与揭傒斯、范梈、杨载齐名,人称“元诗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