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简介

貂(学名:Mustelidae)是鼬科哺乳动物统称,又名貂鼠。身体细长,大小与家猫相似;耳朵较大,略呈三角形;四肢较短。全身被毛呈棕褐色,有稀疏的白色针毛。貂具有发育很好的肛袋。肛袋腺可产生特殊气味的分泌物,貂无盲肠且小肠很短(为体长的四倍),胃亦很少。

除澳大利亚和南极洲外,分布于世界各地。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地区。栖息于浓密的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中,在树洞或树根底下筑巢。通常在白天活动,行动敏捷,行进时跑跑停停、边嗅边看。多独居,一年换毛两次,5换夏毛,9月后长冬毛。通过嗅觉和听觉进行猎食,主要以鼠类、鸟蛋等为食,有时也吃植物的果实。发情周期受季节变化影响,正常生殖周期在秋冬季节,1月底至3月初分娩,一只雄貂可与五只雌貂交配。妊娠期一般为30-32天,一胎最多生10-11只,通常为4只。

貂类是农林地区鼠类的天敌,又是名贵的毛皮兽。貂类物种对人类没有威胁,但会对农业、汽车和牲畜造成损害。紫貂已被中国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水獭亚科所有种(Lutrinae )和鼬亚科(Mustelinae)部分物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2023年版。

杨万里·貂的诗句(共3句)

杨万里的诗词曲代表作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人(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南宋大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历任国子博士、太常博士,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提举广东常平盐公事,广东提点刑狱,吏部员外郎等。反对以铁钱行于江南诸郡,改知赣州,不赴,辞官归家,闲居乡里。在中国文学史上,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诗人”。他作诗20000多首,只有少数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