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简介

大雁,是雁形目鸭科雁属鸟类的统称。大雁是大型游禽,体型小于天鹅,该类群嘴甲大,嘴基部较高,长度和头部几乎相等,上嘴的边缘有强大的齿突;鼻孔纵长;颈部较粗短,翅膀长而尖;尾圆;体羽大多为褐色、灰色或白色。

大雁多分布于北半球,中国各地都有分布。大雁往往成群居于水边,每年春分后飞到北方繁殖,秋分后飞往南方越冬;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多单腿着地。大雁主要以水生植物的嫩叶、细根、种子为食物,偶尔还会啄食农田中的谷物。大雁一般是春末夏初产卵,雌雁单独负责孵化的任务;大概30天之后,雏雁就可以出壳,雏雁出生30分钟以后就可以下水;寿命约31年。

大雁春到北方,秋到南方,不惧远行,故称征雁。大雁夫妻一经结合之后,就形成固定伴侣。中国古书《千金食治》《本草纲目》等十多部药典中均对雁肉有详细记载:性味甘平,归经入肺、肾、肝,祛寒,壮筋骨,益阳气。人工饲养的大雁羽绒保暖性好,一般比较硬的羽毛可用来加工成扇子、工艺品等,而轻软的羽毛可作枕、垫、服装、被褥等填充材料。

梅尧臣·关于大雁的诗句(共1句)

梅尧臣的诗词曲代表作
梅尧臣,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人,给事中梅询从子。 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卒,年五十九。 梅尧臣少即能诗,与苏舜钦齐名,时号“苏梅”,又与欧阳修并称“欧梅”。为诗主张写实,反对西昆体,所作力求平淡、含蓄,被誉为宋诗的“开祖师”。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另有《宛陵先生集》及《毛诗小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