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简介

大雁,是雁形目鸭科雁属鸟类的统称。大雁是大型游禽,体型小于天鹅,该类群嘴甲大,嘴基部较高,长度和头部几乎相等,上嘴的边缘有强大的齿突;鼻孔纵长;颈部较粗短,翅膀长而尖;尾圆;体羽大多为褐色、灰色或白色。

大雁多分布于北半球,中国各地都有分布。大雁往往成群居于水边,每年春分后飞到北方繁殖,秋分后飞往南方越冬;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多单腿着地。大雁主要以水生植物的嫩叶、细根、种子为食物,偶尔还会啄食农田中的谷物。大雁一般是春末夏初产卵,雌雁单独负责孵化的任务;大概30天之后,雏雁就可以出壳,雏雁出生30分钟以后就可以下水;寿命约31年。

大雁春到北方,秋到南方,不惧远行,故称征雁。大雁夫妻一经结合之后,就形成固定伴侣。中国古书《千金食治》《本草纲目》等十多部药典中均对雁肉有详细记载:性味甘平,归经入肺、肾、肝,祛寒,壮筋骨,益阳气。人工饲养的大雁羽绒保暖性好,一般比较硬的羽毛可用来加工成扇子、工艺品等,而轻软的羽毛可作枕、垫、服装、被褥等填充材料。

姜夔·关于大雁的诗句(共1句)

姜夔的诗词曲代表作
姜夔(kuí) (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野鹤般的个性。姜夔晚居西湖,卒葬西塍。有《白石道人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