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大均·春阳的诗句(共1句)

春阳简介

"春阳"是汉语词汇,读音为chūn yáng(ㄔㄨㄣ ㄧㄤˊ),以"阳春"为核心语义,既指春季整体时令,亦可特指春日阳光的物理特性。该词在汉代典籍中已有明确用例,《易林·井之巽》中以"春阳生草"描绘植物生长的物候特征,枚乘杂诗》则通过"兰若生春阳"意象展现其文学美感。古典诗词中常以"春阳和煦""春阳正暖"等搭配构建温暖明媚的春季图景,并与"春风""丝"等意象形成组合关系。现代汉语中仍保留其作为春季代称的用法,在气象描述与文学创作中具有重要语言功能。

屈大均的诗词曲代表作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