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是汉语中具有多重语义的复合词汇,其核心义项包含三个方面:其一指代春日的山峦或山中景物,常见于古典诗词意象,如唐代王维《鸟鸣涧》"夜静春山空",金代元好问《游黄华山》"晓梦月落春山空";其二喻指妇人秀美的眉毛,源于春山色彩与眉黛的视觉关联,如李商隐诗"遮掩春山滞上才",元代吴昌龄套曲"春山八字分";其三象征传统立春祭祀中的春神,见于清代《燕京岁时记》中立春仪式中"春山"与芒神土牛并列的记载。
李昌祺(1376~1452)明代小说家。名祯,字昌祺、一字维卿,以字行世,号侨庵、白衣山人、运甓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永乐二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使,为官清厉刚正,救灾恤贫,官声甚好。且才华富赡,学识渊博,诗集有《运甓漫稿》,又仿瞿佑《剪灯新话》作《剪灯余话》。
关注微信公众号后,回复任何感兴趣的古典关键字可立即获得相关信息~
关注公众号,发送消息查询诗词精选诗词每日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