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简介

作为汉语词汇,"长河"本义指绵长的河流,古代文常特指黄河(如王维使至塞上》"长河落日圆"),亦引申为银河(如李商隐嫦娥》)或历史进程的隐喻(如"真理长河"),南朝至清代典籍中广泛使用其多重意象。

沈从文1937年创作的长篇小说《长河》以湘西沅水流域为背景,通过乡土社会的日常叙事,描绘传统生活方式在现代化冲击下的变迁,呈现自然人性与外部变革的张力。作品延续了作者对湘西情的细腻刻,在语言格与叙事结构上融合地域特色与时代反思。

张炎·长河的诗句(共1句)

张炎的诗词曲代表作
张炎(1248-1320?),南宋最后一位著名词人,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祖籍凤翔成纪(今甘肃天水),寓居临安(今浙江杭州)。贵族后裔(循王张俊六世孙),前半生富贵无忧。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南宋亡,张炎祖父张濡被元人磔杀,家财被抄没。此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曾北游燕赵谋官,失意南归,长期寓居临安,落魄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