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雨,汉语词语,拼音为cán yǔ,注音为ㄘㄢˊ ㄧㄩˇ,指将止的雨,最早见于南朝梁代江淹的《赤虹赋》。
该意象在诗词中被广泛用于描绘自然景象与情感寄托。唐代卢纶借‘孤村树色昏残雨’营造孤寂氛围。宋代王安石‘独骑瘦马冲残雨’、秦观词作‘蒙蒙残雨笼晴’则拓展了其表现手法。
其词源可溯至南朝江淹《赤虹赋》“残雨萧索,光烟艳烂”的天气背景描写,唐宋时期逐渐成为文人诗词典型意象。
黎廷瑞(1250年~1308年),字祥仲,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度宗成淳七年(1271)赐同进士出身,时年二十二。授肇庆府司法参车,需次未上。宋亡,幽居山中十年,与吴存、徐瑞等遥。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摄本郡教事。凡五年。退后不出,更号俟庵。武宗至大元年卒。有《芳洲集》三卷,收入清史简编《鄱阳五家集》中。事见本集卷首小传。
关注微信公众号后,回复任何感兴趣的古典关键字可立即获得相关信息~
关注公众号,发送消息查询诗词精选诗词每日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