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苍简介

苍苍(cāng cāng)是汉语形容词,具有多义性,常用于描绘色彩、空间及自然形态,其涵义随语境变化涵盖灰白色、辽阔无际或繁茂之态。

该词既可指鬓发斑白,如白居易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亦能形容天际、草原的浩渺,如《敕勒歌》“天苍苍,野茫茫”。在植物描写中,常以《诗经·蒹葭》“蒹葭苍苍”表现芦苇茂密之景,或借曹植树郁苍苍”刻山林葱郁。其表意兼具朦胧意境,南朝江淹曾用以营造迷离氛围。

词源可溯至先秦典籍,《诗经》《庄子》已载其初义。汉代扩展指代苍穹,如蔡琰“诉苍苍”;唐代文人进一步丰富意象,韩愈、白居易将其融入生命状态刻画。近现代仍见于杨朔《海天苍苍》等作品,延续语言生命力。

王冕·苍苍的诗句(共1句)

王冕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冕(1310年~1359年),字元章,一字元肃,号煮石山农。别号很多,有竹斋生、会稽山农、会稽外史、梅花屋主、九里先生、江南古客、江南野人、山阴野人、浮萍轩子、竹冠草人、梅叟、饭牛翁、煮石道者、闲散大夫、老龙、老村、煮石山农等。诸暨(今浙江)人。元代著名画家人、书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