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遂成·边关的诗句(共2句)

边关简介

边关是汉语词汇中表述边疆防御体系的核心概念,指代国家边界上的重要战略关卡。其词义可追溯至秦汉时期,南越王赵佗曾上书请求"除边关",体现早期边疆关隘的军事功能。南北朝时期陈后主《雨雪曲》通过"边关地籁吟"的描写展现戍边环境特征,明代冯梦龙《双雄记》则以"邉关"异体字形式记录该词汇。现代语境中,该词既保留战略要地的地理属性,也在文艺作品中形成文化意象,如《出塞》的"秦汉边关"与《军城早秋》的"汉关"均借指边疆防御体系。

严遂成(1694—?)约清高宗乾隆初(1736年前后)在世,字崧占(一作崧瞻),号海珊,乌程(今浙江湖州)人。

雍正二年(1724)进士,官西临县知县。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值丁忧归。后补直隶阜城知县。迁南嵩明州知府,创办凤山书院。后起历雄州知州,因事罢。在官尽职,所至有声。复以知县就补南,卒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