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刀简介

"宝刀"在汉语中泛指稀有珍贵的战刀,典籍记载中的典型代表有《春秋谷梁传》提及的孟劳宝刀、《三国演义》黄忠所用兵器等。该词语通过"宝"修饰"刀"的构词方式,强调其作为武器的稀缺性与工艺价值。在成语"宝刀不老"中,既保留着实体兵器的本义,又衍生出象征能力持久的喻义。历代文献记录的百辟宝刀、赤刀等名器,印证了该词在传统文化中的实物载体功能。

王昌龄·宝刀的诗句(共1句)

王昌龄的诗词曲代表作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