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斑竹的诗句(共2句)

斑竹简介

斑竹是禾本科刚属的乔木状竹类,高达15-20米,直径可达8-10厘米。其茎和分枝均有紫褐色斑块和斑点;竹环均隆起;竹鞘呈黄褐色,侧边有耳和毛;竹叶呈三角形至带形。期5-7月。传说,舜帝的第二个妃子听闻舜帝去世,眼泪落在竹子上形成斑点,故名为“斑竹”。

斑竹原产地在中国, 分布于黄河流域至长江流域各地,日本也有栽培。斑竹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较耐旱、耐寒,不耐水湿,喜土层深厚、疏肥沃排水良好的酸性沙壤土。繁殖方式一般为母株移植繁殖。

根据《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记载,斑竹有清血热、透斑疹的效果,用于治疗温热病,也可以祛除湿,止咳平喘和止血,《红楼梦》中“斑竹一枝千滴泪”一句体现了林黛玉纯洁、寂寞悲凉的身世与命运,体现了斑竹的文化价值 。斑竹绿叶青翠,竿色斑驳似泪痕,具有独特的观赏性,可广泛应用于庭院和公园绿化。斑竹材质坚硬,韧性良好,是优良用材竹种,可加工成工艺品。

刘禹锡的诗词曲代表作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今河北定州),其先中山靖王刘胜,晚年自号庐山人。近人卞孝萱则提出刘禹锡匈奴族后裔,出生于嘉兴的新说,据邓声斌先生考证其父刘绪遭遇安史之乱,举族东迁定居彭城。刘禹锡为贞元九年(793)进士。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任朗州司、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刘禹锡的最后一任是太子宾客,故后世题他的文集为《刘宾客集》。白居易赞其“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故刘禹锡又誉为中唐“诗豪”之称,是中唐杰出的政治家、哲学家、诗人和散文家。
刘禹锡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又言其诗在处应有神物护持,其为名流推重如此。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二,赠户部尚书。诗集十八卷,今编为十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