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bái rì),汉语词语,外文名作daytime,近义词为白昼。该词在汉语中具有多重释义:一指太阳,见于《楚辞·九辩》“白日晼晚其将入兮”;二喻指君主;三指白昼,《后汉书·吴祐传》“白日杀人”及《西游记》“白日里尚且难行”;四指时光流逝,汉王符《潜夫论》称“消费白日”;五指阳间人世,《隶释·金乡长侯成碑》载“将去白日,归彼玄阴”。该词最早见于战国宋玉作品指太阳,汉代扩展出时光之意。
刘琏(1348—1379)字孟藻,浙江青田(今属文成)人,刘基之长子。生于元惠宗至正八年,卒于明太祖洪武十二年,年三十二岁。有文行。洪武十年,(1377)为考功监丞,兼试监察御史。出为江西布政司右参政,为胡惟庸党所胁,堕井死。琏工诗,词旨高雅。而运思深挚。著有自怡集一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关注微信公众号后,回复任何感兴趣的古典关键字可立即获得相关信息~
关注公众号,发送消息查询诗词精选诗词每日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