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甲乙经·腹自章门下行至居凡十》

  章门,脾募也,一名长平,一名胁 ,在大横外,直脐季胁端,足厥阴、少阳之会,侧卧屈上足,伸下足,举臂取之,刺入八分,留六呼,灸三壮。

  带脉,在季胁下一寸八分,刺入六分,灸五壮。(气府论注∶足少阳、带脉二经之会。)

  五枢,在带脉下三寸,一曰在水道傍一寸五分,刺入一寸,灸五壮。(气府论注∶足少阳、带脉二经之会。)

  京门,肾募也,一名气府,一名气俞,在监骨下,腰中挟脊,季肋下一寸八分,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壮。

  维道,一名外枢,在章门下五寸三分,足少阳、带脉之会,刺入八分,灸三壮。

   ,在章门下八寸三分,监骨上陷者中,阳跷、足少阳之会,刺入八分,灸三壮。(气府论注∶监骨作骼骨)

针灸甲乙经简介

针灸甲乙经》,又称《黄帝甲乙经》《黄帝三部针经》《黄帝针灸甲乙经》。西晋·皇甫谧撰,12卷,128篇,成书于公元282年。前六卷论述基础理论,后六卷记录各种疾病的临床治疗,包括病因、病机、症状、诊断、取穴、治法和预后等。采用分部和按经分类法,厘定了腧穴,详述了各部穴位的适应证和禁忌、针刺深度与灸的壮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的针灸学专著。

皇甫谧总结了魏晋以前的针灸学成就,吸收了《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的精华,删其浮辞,除其重复,做了十分繁重的选材整理工作,并加入了自己的实践经验而著成本书。
有北宋熙宁二年初刊本、南宋及元刊本、明正统二年(1437)重刊本、嘉靖刊本及《医统正脉》刊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