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虞卿请赵王》

  虞卿请赵王曰:“人之情,宁朝人乎?宁朝于人也?”赵王曰:“人亦宁朝人耳,何故宁朝于人?”虞卿曰:“夫魏为从主,而违者范座也。今王能以百里之地,若万户之都,请杀范座于魏。范座死,则从事可移于赵。”赵王曰:“善。”乃使人以百里之地,请杀范座于魏。魏王许诺,使司徒执范座,而未杀也。

  范座献书魏王曰:“臣闻赵王以百里之地请杀座之身。夫杀无罪范座,座薄故也;而得百里之地,大利也。臣窃为大王美之。虽然,而有一焉,百里之地不可得,而死者不可复生也,则主必为天下笑矣!臣窃以为与其以死人市,不若以生人市使也。”

  又遗其后相信陵君书曰:“夫赵、魏,敌战之国也。赵王以咫尺之书来,而魏王轻为之杀无罪之座,座虽不肖,故魏之免相望也。尝以魏之故,得罪于赵。夫国内无用臣,外虽得地,势不能守。然今能守魏者,莫如君矣。王听赵杀座之后,强秦袭赵之欲,倍赵之割,则君将何以止之?此君之累也。”信陵君曰:“善。”遽言之王而出之。

《战国策·虞卿请赵王》翻译及注释

  虞卿对赵王说:“人的心情,是将使人来朝见白己呢?还是愿意将去朝见别人?”

  赵惠文王说:“人们都将想使别人来朝见自己,什么缘故愿意去朝见别人?”

  虞卿说:“那魏国作为合纵的领袖,而是范座使它成功的。如今大王能够用方圆百里的土地,或者拥有万户的城邑,就能请求魏国杀掉范座。范座一死,赵国就可以做推行合纵之策的领袖。”

  赵惠文王说:“好。”于是就派人以割给魏国方圆百里的土地为条件,向魏国请求杀掉范座。魏王答应了,派司徒逮捕了范座,可是却没有杀泡。

  范座向魏王呈献书信说:“臣下听说赵王用方圆百里的土地,请求杀掉我范座。杀死无罪的范座,这是水事;而得到方圆百里的土地,是很大的利益。臣下私下为大王赞美这件事。虽然这样,可是有一个问题,方圆百里的土地不能得到,而死去的人却不能复生了:那么大王一定被天下讥笑了I臣下私下认为与其用死人做交易,不如用生人做交易。”

  范座又给继他之后的相国信陵君写信说:“赵国、魏国是敌对交战的国家。赵王把微小的一封书信送来,而魏王就要轻率地为他杀掉无罪的范座,范座我虽然不成器,却是魏国原来免去的相国。我曾经因为魏国的缘故,得罪了赵国。国内不能任用臣下,在国外虽然得到土地,势必不能守卫。然而如今能守卫魏国的,没有谁能赶得上您了。君王听信赵王杀了我以后,强大的秦国就会袭用赵国的想法,就会比赵国加倍地要求割让土地,那么您将用什么办法阻止它?这就是您的麻烦。”

  信陵君说:“好。”直刻报告魏王并释放了范座。

战国策简介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本书亦展示了东周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战国策》一书的思想倾向,因其与儒家正统思想相悖,受到历代学者的贬斥。 《国策》曾被斥之为“邪说”、“畔经离道之书”。“《战国策》基本上自成一家。其道德哲学观多取道家,社会政治观接近法家,独与儒家抵牾不合,因而为后世学者所诟病。” 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西汉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师道作《战国策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战国策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校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