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齐以淖君之乱》

  齐以淖君之乱秦。其后秦欲取齐,故使苏涓之楚,令任固之齐。齐明谓楚王曰:“秦王欲楚,不若其欲齐之甚也。其使涓来,以示齐之有楚,以资固于齐。齐见楚,必受固。是王之听涓也,适为固驱以合齐、秦也。齐、秦合,非楚之利也。且夫涓来之辞,必非固之所以之齐之辞也。王不如令人以涓来之辞谩固于齐,齐、秦必不合。齐、秦不和,则王重矣。王欲收齐以攻秦,汉中可得也。王即欲以秦攻齐,淮泗之间亦可得也。”

《战国策·齐以淖君之乱》翻译及注释

  齐国因为淖齿造成的动乱仇恨楚国。后来,秦国想要联合齐国,所以派苏涓到楚国去,派任固到齐国去。

  齐明对楚王说:“泰昭王想要联合楚国,不如他想要联合齐国迫切。他派苏涓来楚国,是向齐国表示秦国有楚国的亲近,用这种办法帮助任固在齐国游说。齐国看到楚国和泰国亲近,一定接受任固的游说。这是大王听信苏涓的话,恰巧帮助任因逼迫齐国和秦国联合。如果齐国和秦国联合,对楚国是很不利的。再说苏涡来我国说的话,一定和任固到齐国所说的话完全不一样。大王不如把苏涡来我国说的话告诉齐国,使齐国明白任固是在欺骗他们,齐国、秦国一定不能联合。齐国、秦国不能联合,那么大王的地位就很重要了。大王如果想联合齐国进攻秦国,那么汉水中游的土地就可以得到。大王如果想靠近秦国而进攻齐圈,那么淮水、泅水之间的土地也可以得到。”

战国策简介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本书亦展示了东周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战国策》一书的思想倾向,因其与儒家正统思想相悖,受到历代学者的贬斥。 《国策》曾被斥之为“邪说”、“畔经离道之书”。“《战国策》基本上自成一家。其道德哲学观多取道家,社会政治观接近法家,独与儒家抵牾不合,因而为后世学者所诟病。” 作者并非一人,成书并非一时,书中文章作者大多不知是谁。西汉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师道作《战国策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战国策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校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