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彦简介

周邦彦的诗词曲代表作
周邦彦(1056-1121)北宋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官历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宋神宗时,写《汴都赋》赞扬新法。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最高音乐机关)。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作品在婉约词人中长期被尊为“正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或“词中老杜”。

  周邦彦神宗时为太学生,因歌颂新法被擢为太学正,累官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他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宋神宗时,他写了一篇《汴都赋》,赞扬新法,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周邦彦晚年与蔡京同党刘昺(注 此字上日下丙 音bǐng) 过从甚密名节有污。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曲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词中老杜”。有《清真居士集》,后人改名为《片玉集》。

  历官太学正,国子主簿,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管理音乐的机构)。诗词文赋,无所不擅。但为词名所掩,文多零

  周邦彦是北宋著名的美男词人,他与当时的青楼魁李师师往来密切。

  有一次,宋徽宗生了点小病,李师师以为他不会来了,就悄悄地约了周邦彦。哪知道周邦彦刚到不久,宋徽宗就来了。情急之下,周邦彦赶紧钻到床下躲了起来。

  宋徽宗特地给李师师带来了江南新进贡的鲜橙,李师师亲手剥了鲜橙二人分食。三更时分,宋徽宗要回宫了,李师师还叮嘱他说“已经三更了,滑霜浓,你要小心了。”这一切,都被躲在床下的周邦彦看见听到了。

  宋徽宗走了以后,周邦彦钻出来,乘兴把他听到的写成了一首《少年游·并刀如水》:

  并刀如水,吴盐胜,纤指破新橙。锦

作品
  周邦彦是婉约词之集大成者,继承前人,吸收提炼,发扬光大,为婉约词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北宋婉约作家,周最晚出,熏沐往哲,涵泳时贤,集其大成”(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词典.前言》)。周邦彦创出整饬字句的格律派之,使婉约词在艺术上走向高峰。周邦彦虽然早期也有潦倒奔走之日,但仕途一直处于上升状态,逐步做到知府,直至成为宋徽宗设立的大晟府的“音乐官员”,上宠下捧,过着舒适的“专业创作”生活;虽生逢北宋之末,但国家破灭的惨变发生在其身后。身为婉约词人的他,词的内容既被苏轼翻新到极致,他必然要在艺术技巧上出奇制胜。他本人精音乐,又搞过“专业创作”,因

周邦彦的诗词

  • 1.《赠常熟贺公叔隐士宋朝·周邦彦怀珠崖不枯,韫玉山有辉。隐翳不言德,人自知神奇。公步季贞后,不为世纲縻。浮沉里闾间,身晦道同违。弓旌搜俊良,圭衡略无遗。难偕集雍鹭,宁作曳尾龟。慈仁盖天性,惠泽...
  • 2.《玉团儿·铅华淡伫新妆束宋朝·周邦彦 铅华淡伫新妆束。好风韵、天然异俗。彼此知名,虽然初见,情分先熟。 炉烟淡淡云屏曲。睡半醒、生香透肉。赖得相逢,若还虚过,生世不足。
  • 3.《一落索·眉共春山争秀宋朝·周邦彦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莫将清泪滴花枝,恐花也,如人瘦。 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欲知日日倚栏愁,但问取、亭前柳。
  • 4.《夙兴宋朝·周邦彦曈曈海底日,赤辉射东方。先驱敛群翳,微露不成霜。早寤厌床第,起步东西厢。引手视掌纹,黯黯未可祥。念此阅人传,三年得跧藏。弛担曾几时,兹焉忽腾装。问今何所之,意行...
查看周邦彦所有诗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