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兼才简介

郑兼才(1758~1822)字文化,号六亭。福建德化三班硕杰人。清嘉庆三年(1798)解元。是福建名解元之一,《台湾县志》、《台湾府志》纂修者。

  他一生长期在台湾从事文化教育等工作,为开发台湾、建设台湾献出毕生的精力与宝贵的生命,为中华民族、为台湾人民作出不朽的贡献。

  郑兼才生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青年时期曾肄业福州鳌峰书院,为院长盂超然高足。乾隆五十四年(1789)考选拔贡,人国子监,深得祭王廷珍器重。旋考充正蓝旗官教习,游京师九载。嘉庆三年(1798)铨选福建闽清县教谕。同年,应戊午科福建乡试中式第一名。之后,历任福建安溪、建宁县教谕。嘉庆九年(1804)调台湾县教谕。嘉庆十年(1805),赴京参加乙丑科礼部会试未中。以后历科会试,由于当时封建考试制度的积弊,屡试均未第。

  嘉

郑兼才的诗词

  • 1.《经旗尾山清朝·郑兼才层蓝叠翠峙村西,旗尾排风落影齐。天遣好山标两邑,地随流水隔长溪。弥浓遣近笼烟迥,傀儡峰高障雾低。空阔迷濛东港口,年来潮信息鲸鲵。
  • 2.《由弯崎至罗汉门杂咏·其五清朝·郑兼才每得山窝便有村,田庐鸡犬长儿孙。东行岭尽烟千顷,罗汉天开内外门。
  • 3.《罗汉门庄清朝·郑兼才土墙茅屋护篱笆,户内书声得几家。流水故将村路断,远山都受竹围遮。深藏地势当城郭,团练乡兵作爪牙。战后时平生计足,绿畴春雨长禾麻。
  • 4.《喜李提军舟师至清朝·郑兼才海外孤城困一方,陡看军气长戎行。潮声风送西关迥,帆影云连北线长。扼要谁容通断港,成功终久藉馀艎。楼船坐据威名重,不道将军少智防。
查看郑兼才所有诗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