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谷简介

郑谷的诗词曲代表作

郑谷(约851年~约910年),唐朝末期著名人。字守愚,汉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区人。僖宗时进士,官都官郎中,人称郑都官。又以《鹧鸪诗》得名,人称郑鹧鸪。其诗多写景咏物之作,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浅率。曾与许棠张乔等唱和往还,号“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台编》。

郑谷生平

  郑谷,字守愚,宜春(今袁州区)人,生于唐宣宗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死于五代十国时的梁太祖开平三年(公元909年),享年61岁。郑谷的父亲郑史曾考中进士,在州当官时,与唐代著名文学家司空图为同僚。郑谷七岁时,司空图见到他的诗赋习作,曾一时叹为观止,亲切地拍着他的肩背说,好小子,你将来当成为“一代骚主”啊!从这段情节,再联系到他晚年回宜春后先筑屋于化成岩下,后建草堂于仰之麓来看,他应该是出生在柳州父亲的任所,并在那里读书长大;到他晚年回宜春时,老家已经没有了房子和亲人。但深入骨髓的故土情结,却还是使他在将老之年,选择了落叶归根。

  郑谷虽然自小才华横溢,但是科举、仕途却颇为不顺。郑谷21岁首次参加科举考试就名落孙山。此后又连考10回,直至40岁才中了进士,又因时局动荡,至45岁才授为京兆鄠县县尉,不久提拔为右拾遗,50岁时再升迁为尚书都官郎中(约相当于现代司局级京官),因此被称为“郑都官”。

  唐哀帝天佑元年(公元904年),朱全忠逼帝迁居洛阳,烧毁长安宫,郑谷眼见李家王朝气数已尽,在宜春籍和尚虚中的提示下,弃官返回了宜春,先在化成岩下建房,后又在仰山建造读书堂隐居,至公元909年去世;死后安葬在宜春城北7里的江北岭。北宋时期,袁州太守祖无择曾主持修缮其墓;如今已无迹可寻。

郑谷的诗词

  • 1.《朝直唐朝·郑谷 朝直叨居省阁间,由来疏退校安闲。落花夜静宫中漏, 微雨春寒廊下班。自扣玄门齐宠辱,从他荣路用机关。 孤峰未得深归去,名画偏求水墨山。
  • 2.《赠刘神童唐朝·郑谷 习读在前生,僧谈足可明。还家虽解喜,登第未知荣。 时果曾沾赐,春闱不挂情。灯前犹恶睡,寤语读书声。
  • 3.《送进士韦序赴举唐朝·郑谷 丹霞照上三清路,瑞锦裁成五色毫。波浪不能随世态, 鸾凰应得入吾曹。秋山晚水吟情远,雪竹风松醉格高。 预想明年腾跃处,龙津春碧浸仙桃。
  • 4.《峨嵋山唐朝·郑谷 万仞白云端,经春雪未残。夏消江峡满,晴照蜀楼寒。 造境知僧熟,归林认鹤难。会须朝阙去,只有画图看。
查看郑谷所有诗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