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濆简介

于濆的诗词曲代表作

于濆,字子漪,自号逸诗,晚唐诗人,邢州尧山人(今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约唐僖宗乾符初(约876年前后)在世。咸通二年(861年)举进士及第,仕终泗州判官。
濆患当时诗人拘束声律而入轻浮,故作古风三十篇,以矫弊俗,自号逸诗,有《于濆诗集》、《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于濆,字子漪,京兆(今陕西西安)人。会昌末应进士举,唐懿宗咸通二年(861年)方得进士及第(一说会昌中乡贡进士),终泗州判官。善以古风体为诗,一反“拘束声律而入轻浮”的唐代声律诗之风。曾“作古风三十篇,以矫弊俗”以矫弊俗”,自号“逸诗”。

  于濆现存诗仅四十五首,收录于《全唐诗》599卷中。论及晚唐诗坛,于濆并不为时人所重,但他却是一位具有显著现实主义创作特色的诗人。其作品古朴无华,明快直切,显受汉魏乐府及中唐张籍、王建、白居易影响,与曹邺、刘驾等形成晚唐诗歌一个流派。明胡震亨《唐音癸签》谓诸诗人“其源似并出孟东野,洗剥到极净极真,不觉成此一体”,其诗“多有惬心句,堪击节

于濆的诗词

  • 1.《横吹曲辞·陇头水唐朝·于濆借问陇头水,终年恨何事。深疑呜咽声,中有征人泪。昨日上山下,达曙不能寐。何处接长波,东流入清渭。
  • 2.《野蚕唐朝·于濆野蚕食青桑,吐丝亦成茧。无功及生人,何异偷饱暖。我愿均尔丝,化为寒者衣。
  • 3.《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巫山高唐朝·于濆何山无朝云,彼云亦悠扬。何山无暮雨,彼雨亦苍茫。宋玉恃才者,凭云构高唐。自重文赋名,荒淫归楚襄。峨峨十二峰,永作妖鬼乡。
  • 4.《恨从军唐朝·于濆不嫁白衫儿,爱君新紫衣。早知遽相别,何用假光辉。已闻都万骑,又道出重围。一轴金装字,致君终不归。
查看于濆所有诗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