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鸿祚的诗词曲代表作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

项鸿祚论词认为:“夫词者,意内而言外也。意生言,言成声,声分调,亦犹春庚秋蟋,气至则鸣,不自知其然也。”(《忆词甲稿自序》)他自己曾说:“幼有愁癖”,从他的写作实践看,他多写伤心之词,愁苦之音。如“黄叶声多,红尘梦断,中有檀栾径。空明积水,愁浩荡千顷”(《湘月》)、“更更更鼓凄凉,翠绡弹泪千行。并作一江春水,几时流到钱塘”(〔清平乐〕《元》),可见一斑。他的词出入于五代、两宋之间,在浙派、常州派之外,自具清真哀艳、婉转幽深的特色,与纳兰性德、蒋春霖的词较近。谭献《箧中词》评为“荡气回肠,一波三折”,“幽艳哀断”。缺点在于题材狭窄,且囿于言愁说恨,格不够多样。朱孝臧《彊村语业》评:“无益事,能遣有涯生。自是伤心成结习,不辞累德为闲情,兹意了生平”。在很大程度上说出了项词的创作特点和局限所在。
 

项鸿祚的诗词全集、诗集(99首全)

  • 61.《浣溪沙·其十七清朝·项鸿祚 愁砑云蓝赋恼公,如今骨出似飞龙。四年惆怅杏花红。
  • 62.《玉漏迟·其一清朝·项鸿祚 寄愁何处好,金奁怕展,紫箫声杳。十幅乌丝,寂寞怨琴凄调。犹忆笼香倚醉,是旧日、承平年少。憔悴早,词笺赋笔,半销衰草。
  • 63.《湘月·绳河一雁清朝·项鸿祚 绳河一雁,带微云澹月,吹堕秋影。风约疏钟,似唤我、同醉寺桥烟景。黄叶声多,红尘梦断,中有檀栾径。空明积水,诗愁浩荡千顷。
  • 64.《南歌子·其四清朝·项鸿祚 茜被何曾暖,铢衣为底熏。一缕博山云,晓风吹得散,是离魂。
  • 65.《采桑子·其一清朝·项鸿祚 霜红一树斜阳冷,堕叶惊蝉。衰草如烟,倦枕支秋梦不全。
  • 66.《河传·其一清朝·项鸿祚 秋雨,千缕,洒方塘。欹枕西堂夜长。梧桐叶儿风打窗,新凉,薄衾闲半床。
  • 67.《徵招·其二清朝·项鸿祚 江城几夜听箫鼓,看看又过除夕。拥被不成眠,更寒侵帘隙。蜡灯摇瘦碧,第一度、凄凉今日。红袖尊前,玉梅窗底,有人相忆。
  • 68.《南浦·其一清朝·项鸿祚 春水涨溪,浑是濛濛,昨夜杨花吹遍。走马问章台,长堤外,和雨和烟一片。纤腰自舞,料应未识相思怨。可惜笑桃人别后,孤负年年青眼。
  • 69.《菩萨蛮·其三清朝·项鸿祚 春寒不度垂杨树,风廉澹澹吹香絮。霏雨午天晴,隔花闻笑声。
  • 70.《念奴娇·其二清朝·项鸿祚 啼莺催去,便轻帆东下,居然游子。我似春风无管束,何必扬舲千里?官柳初垂,野棠未落,才近清明耳。归期自问,也应芍药开矣。
  • 71.《南歌子·其五清朝·项鸿祚 有分知侬瘦,何时共汝圆。妆罢黯留连,可怜空见惯,意难传。
  • 72.《齐天乐·其九清朝·项鸿祚 湖山不醒笙哥梦,离觞又催南浦。听鼓官津,听钟野寺,听到垂虹风雨。荷乡未暑,有丁卯同舟,载将诗去。剩我无聊,登高怀远更吟苦。
  • 73.《采桑子·其三清朝·项鸿祚 艳词空冠花间集,不上云台。却上阳台,一读南华事事乖。
  • 74.《临江仙·其二清朝·项鸿祚 乱红窣地春无主,宿寒还恋屏帏。梦中何日是归期?玉台金屋,空逐彩云飞。
  • 75.《徵招·其一清朝·项鸿祚 茂陵不为伤秋病,西风自吹人瘦。天阔雁书稀,只恨凝蛾袖。麝烟寒易烬,剩断梦、年年依旧。离绪无端,俊游都谢,那禁杯酒。
  • 76.《菩萨蛮·其一清朝·项鸿祚 鲤鱼风起芙蓉老,金鹅屏展釭花笑。稍觉茜衣单,玉人心里寒。
  • 77.《采桑子·其二清朝·项鸿祚 镂金蹙雾红衫薄,妆罢嫌迟。出茧双眉,不遣春愁露一丝。
  • 78.《醉太平·其一清朝·项鸿祚 桥横碧汀,山围翠屏。小亭弦索凄清,杂溪声树声。
  • 79.《齐天乐·其三清朝·项鸿祚 湿云初放红楼晓,丝丝雨残犹陨。淡写山眉,轻笼日脚,笑我清游无分。余寒尚紧,恁绕过春分,海棠吹尽。忽忆苏堤,香泥多少袜尘印。
  • 80.《南浦·其二清朝·项鸿祚 一片縠纹柔,钓船开划出,银塘初晓。花雨飏微澜,东风静、镜里山眉浓扫。皴红皱碧,楼台倒影朱栏小。几日鸭头新涨暖,沁湿护堤芳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