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元衡简介

武元衡的诗词曲代表作
武元衡(公元758年―公元815年),唐代诗人、政治家,字伯苍。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二卷。

武元衡写作风格

  武元衡诗作《题嘉陵驿》,其艺术感染力就显得很强。崎岖的路,景色也随之变幻无穷,清新空灵,令人内心畅然。蜀道之难,行山之苦使诗的意境急转直下,强烈的景致对比是十分的震撼,其艺术感染力之深确如《唐人万首绝句选评》所说:“意工调高格峻,不厌百回读矣。” 武元衡诗的“瑰奇”之处在于雕琢字句,求奇求工。“鹤巢深更静,噪断犹喧”(《长安秋夜怀陈京昆季》),鹤巢幽深,深而至静;蝉声聒噪,虽断犹喧。平平之句却引人意外之想。“静见烟凝烛,闲听叶坠桐”(《甲午几岁相国李公有北园寄赠之作》),目睹青烟凝烛之状,闻桐叶坠地之声,静闲之态可谓浸入骨髓。“翻凉叶乱,滴洞房深”(《夜坐奇严十少府》),诗人用“翻”字而不用“吹”字,脱俗求新,一“翻”字写活了落叶,也写活了的动态之景。 武元衡诗的“美丽”之处在于色彩绚丽,景物清丽。如,“白露红叶,清风断绿萝”(《晨兴寄赠使君》)、“曙烟深碧条,香露湿红蕖”(《题故蔡国公卞九华观上池院》)、“红烛摇风白翻”(《同诸公宴监军玩之作》)、“红叶萧条白露生”(《酬谈校书长安秋夜对寄诸故旧》)等,白、红、绿,多种色彩相杂而夺人眼目。“枝入户犹含润,泉水侵阶乍有声”(《南徐别业早春有怀》)、“山近峨嵋飞暮,江连濯锦起朝霞”(《送温况游蜀》)、“草木散幽气,池塘鸣早蝉”(《句假南亭寄熊郎中》),这些诗句都表现了武元衡眼中的景物是十分清新、秀丽,且富有自然之感。

武元衡的诗词

  • 1.《路岐重赋唐朝·武元衡 芳郊欲别阑干泪,故国难期聚散云。 分手更逢江驿暮,马嘶猿叫不堪闻。
  • 2.《同洛阳诸公饯卢起居唐朝·武元衡 萧条寒日晏,凄惨别魂惊。宝瑟无声怨,金囊故赠轻。 赤墀方载笔,油幕尚言兵。暮宿青泥驿,烦君泪满缨。
  • 3.《送兄归洛使谒严司空唐朝·武元衡 六岁蜀城守,千茎蓬鬓丝。忧心不自遣,骨肉又伤离。 楚峡饶云雨,巴江足梦思。殷勤孔北海,时节易流移。
  • 4.《山居唐朝·武元衡 身依泉壑将时背,路入烟萝得地深。 终岁不知城郭事,手栽林竹尽成阴。
查看武元衡所有诗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