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学洢简介

魏学洢的诗词曲代表作
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中国明朝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兴市)人。明朝末年的著名散文作家。是当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长子,一生未做过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被清代人张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记》,是其代表作。

魏学洢的故事

  魏忠贤在三十岁那年又造《百官图》,污蔑清廉的官员,甚至再唆使同党刑科给事中傅櫆劾汪文言、左光斗及魏大中,给这三人冠上莫须有的罪名,说他们“招权纳贿”,更说左、魏两人“丑心险,色取行违,自命为血性男子,实为匪类”。魏忠贤更矫旨责怪:“魏大中互讦未悛,不得赴新任”玩弄言官于股掌之中。杨涟等人弹劾魏忠贤,不仅使其原形毕露,也使依附其下的干儿义孙们大为恐慌,为了惜恩邀宠,于是天启五年三、四间,众人筹谋献策,倡兴大狱。诬陷杨涟等六君子,接受熊廷弼的贿赂,判定杨涟左光斗各坐赃二万,魏大中三千。魏大中被捕之时,乡人号送者近万人。

  魏大中被捕之时,魏学洢泣血号呼,想随牢车北上。他不听从父亲劝阻,改换姓名、容貌,秘密地在后跟随缇骑,沿途打听父亲的起居。抵达北京后,白天藏匿在客店之中,昼伏出,四处求救,但父执辈之人有的拒不相见,有的则对他仰天长叹,相对而泣,无可奈何而已。魏学洢虽然也想上书以己代父,但未能如愿。魏忠贤又矫旨下令,对六人“严刑追赃比较,五日一回奏”,于是狱卒鞭笞拷掠,棍棒交加,臀血流离,骨肉俱腐。魏大中被诬接受熊廷弼等人贿赂,亦为欲加之罪。最后竟被诬陷坐赃而死。死之时溽暑殷,相验领埋之旨,迟迟不下,过了六七天才差官发尸,和杨涟、左光斗等三人尸体由牢穴中拖出,骸胀而黑,肌生蛆蚋,溃烂零落,几难以辨认,那年魏大中五十一岁。魏学洢领了父亲的尸体,匍匐扶衬归乡,日夜伏草啼号。魏大中虽死,但追赃的行动并未停止,因此魏学洢被下浙江监狱。

  魏学洢在家庭遭此大变,对当时政治的黑暗痛心疾首,因此也视死如归。果真在这同一年,魏学洢也因病而死,死时才二十九岁。崇祯初,魏忠贤失势。魏学洢之弟魏学濂沥血上书,陈述父受冤狱,兄死孝之惨状。又上书弹劾阮大钺等人交通逆阉,罪大恶极。不久,魏大中被追谥为忠节,魏学洢也被下诏旌表为孝子

魏学洢的诗词

  • 1.《读史述·其十七·孙嵩明朝·魏学洢 北海孙宾石,沉烈有深意。道逢卖饼人,一呼魂魄悸。携手同车归,上堂拜昆季。门外正狼虎,闻声莫通气。事平相笑出,厄屯乍成字。问君复壁中,还有几名士。
  • 2.《读史述·其二十二·殷浩明朝·魏学洢 深源不出山,令名跨江东。虚声可坐镇,那足敌枭雄。角巾归乌衣,澹然流高风。悠悠行路口,理合深弥缝。才穷气先折,咄咄徒书空。
  • 3.《和陶饮酒·其九明朝·魏学洢 枸杞生庭中,秋至花始开。衔杯与之对,悠然有远怀。轻云任往还,与心了无乖。有诗常高歌,无山亦高栖。天地亦云广,焉能随涂泥。流俗性所遌,还问心所谐。思路各有熟,习...
  • 4.《日晚歌·其二明朝·魏学洢 月娟娟兮初生,日淡淡兮馀曜。当兹辰兮有怀,倚柴门兮永眺。彼渔父兮何为,支两膝兮垂钓。夕阳尽兮忘归,临清流兮自照。袭芳草兮相盼,余与子兮同调。欲有言兮无辞,览前...
查看魏学洢所有诗词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