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广洋简介

汪广洋的诗词曲代表作

汪广洋(?~1379),江苏高邮人,字朝宗,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
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
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汪广洋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汪广洋墓葬

  据《高邮州志》记载:“相公坟,不详其名、代,或曰,丞相汪广洋坟也,其坟方三十余亩,在城西十五里茅塘港口。”茅港的相公坟为汪广洋坟只是一种说法,州志没有定论。临清博物馆馆长魏辉认定汪广洋的墓在临清八岔路镇杨二庄村西300米汪广洋家族墓群中。

  汪广洋墓是在2009年12文物普查中发现并证实的。其依据:一是《汪氏族谱明宰相后裔卷二》载:洪武二十五年(1392),汪广洋长子子持为避牵连,推柩携子侄由山东福山迁至馆陶县杨二庄僦(音就,意租)屋而居,并将公之柩隐葬。

  二是此墓为圆形砖室穹窿顶墓,为明代墓葬,墓葬出土墓志一方,上有书写但不清晰字迹若干,隐约可见“洋”字,该墓发现遗骨两具,经鉴定为一男一女,其中男墓主人遗骨位置杂乱。由此可以推断,该墓为二次迁葬。

  三是汪广洋的墓与其后裔墓位置排列符合葬制风水习俗,而且与族中德高年长者的口传位置非常吻合。魏馆长自豪地说,汪广洋墓的发现,弥补了历史对于汪广洋葬于何处的空白,对研究明丞相汪广洋提供了最为有力的佐证。

汪广洋的诗词

  • 1.《清远峡明朝·汪广洋山酒吹香绿满瓢,转回随峡放兰桡。年来不奈愁成绪,都与春风付柳条。
  • 2.《和陶员外主敬韵明朝·汪广洋相国深图治,郎官早见亲。每膺前席夜,曾属后车尘。种竹思仪凤,将书究获麟。忧时生白发,迥比向来新。
  • 3.《月夜明朝·汪广洋休拨紫檀槽,且倾黄浊醪。凉天兼得月,我辈复持螯。彭蠡一杯大,匡庐半壁高。竹林潇洒地,应有醉山涛。
  • 4.《登忠勤楼听久孚贺架阁弹琴明朝·汪广洋画栋栖朝霞,层檐宿秋雾。振衣坐前楹,援琴写中素。幽泉鸣涧深,落花荡春莫。油然闻至音,令人起遐慕。
查看汪广洋所有诗词作品